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发挥“边”优势 做实“边”文章——文山州高质量推动沿边开放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3-03-27 10:12:04
天保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内,挂着中国、越南车牌的货车排成长龙有序等待通关;天保口岸国际货场项目工地上,挖掘机、打桩机、运土机一刻不停地运转;兴街出口贸易加工园区里,运载甘蔗的货车来来往往……
这些每天都在上演的场景,见证着开放文山的坚实步伐。
边疆末梢,转身就是前沿。如今的文山,一头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一头连接南亚东南亚国家,借助国家和省赋予的优惠政策,乘势而上,迅速崛起成为“承接东西、贯通南北、通边达海”的开放前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沿边开放、发展振兴之路。
货运车辆通过天保口岸物流通道。(记者 陈明凯 摄)
新思路:立足沿边构建开放新格局
文山州既面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又紧邻越南及东南亚,境内有天保、都龙、田蓬3个国家一类公路口岸,24个边民互市点,13条出入境通道,是云南省面向泛珠三角开放合作的前哨和走廊。进入新发展阶段,地处连接东南亚大通道,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与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圈、中越“两廊一圈”合作交汇点上的文山州,优势愈发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文山州如何才能更加主动地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是深化沿边开放。充分发挥天保、都龙、田蓬三个国家级口岸的作用,加快建设麻栗坡边合区。二是强化转身向海。努力把文山建设成为云南服务和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三是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在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建设方面进一步发力,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去年10月,党的二十大代表、文山州委书记陈明在接受“七彩云端”《代表之声》栏目专访时如是说。
去年以来,文山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两头接、接两头”的区位优势,坚持做好“沿边开放”和“转身向海”两篇文章,借助南博会、东博会两个国家级经贸交流平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服务和融入云南省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马关边境贸易加工区、兴街出口贸易加工园区等建设,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建设以天保口岸为重点的沿边经济带,重点布局和发展以绿色铝材为支撑的矿电产业、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业“四大重点产业”,培育落地加工、跨境物流、跨境电商,推动口岸与产业、贸易互动融合,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2022年,天保口岸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5.85亿元,货运量18.23万吨;一般贸易额4.98亿元,边民互市贸易额0.87亿元。
新举措:互联互通插上文山腾飞的翅膀
“老、少、边、山、战、穷”曾经是一段时期文山州特定的写照。加之文山州改革开放比内地整整晚14年,要开放、要发展,谈何容易?
“十三五”期间,文山州抢抓机遇、聚焦重点、攻坚克难,规划综合交通项目58个,逐步构建起以文山为中心,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与珠三角经济圈、通达全国、辐射周边邻省邻国区域交通枢纽集散中心,为文山沿边开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去年以来,文山州聚焦“通高速、建铁路、修机场、造码头”四件大事,着力推动高速公路互联互通、推动铁路建网提速、推动民航强基拓线、推动水运提级延伸,持续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用好用足中央和省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52.67亿元。年内相继启动师宗至丘北、西林至广南、那洒至兴街、西畴至富宁等9条高速公路,在建高速公路695公里,超过全州现有高速公路总和。全州高速公路项目实现由抓前期、抓开工转为抓要素、抓实物量的重大转变。文山至靖西铁路项目于2023年3月20日由国铁集团启动勘察设计招标评标工作;丘北至文山铁路完成可研编制和规划方案研究,项目建设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铁集团主管司局(部门)的初步认可等。有序推进文山砚山机场改扩建工程和广南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富宁港项目启动建设,多渠道开展航线优化培育,9条航线平均客座率50.27% ……
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文山通道优势更加凸显,为进一步提升文山在“大循环、双循环”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1月至2月,全州进出口总值2.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3.6%。
借力交通,文山州吹响了招商引资“冲锋号”,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让文山成为投资者的福地,促成魏桥、神火、中铝、宇泽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相继落地文山。
新篇章:找准定位协同发展特色口岸经济
2月20日,天保口岸正式恢复客运通关,当天出入境人员200余人次。3月15日,马关县组织开展都龙口岸恢复通关模拟演练,完全满足3月底前恢复对外开放条件。2022年8月,田蓬口岸通过国家级验收,同年11月,省政府批准同意田蓬口岸设立边民互市市场,预计今年6月底前开通边民互市贸易。
“现在来口岸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每天都有1000多元的收入。疫情三年选择坚持,是因为天保口岸的区位优势好、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更好,我们真的喜欢上这个地方了”。在天保口岸经营川菜的一家店主说。
近年来,文山州紧扣新时代口岸高质量发展主题,充分发挥天保、都龙、田蓬三个国家级口岸独有的区位优势作用,积极实施口岸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定招商引资普遍性指导意见和指导政策,出台《文山州开发区配套设施提升攻坚方案》,对内强服务激活力、对外强招引添动力、对边强口岸营商环境增信心,全力保障经济恢复发展。基本形成以天保口岸为龙头,都龙口岸、田蓬口岸协同发展的文山特色口岸经济。
天保口岸是云南进入越南和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也是云南通往越南首都河内最短的重要陆路通道。累计投入建设资金约12亿元,建成物流通道、东岸快速过境主干道、查验货场、联检大楼、天保口岸边民互市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布局以边境贸易、保税物流产业、跨境旅游和特色资源加工为支撑,形成以电力、果蔬、花卉、机械设备出口为主导,以海产品、矿产品、木薯淀粉、旋切板、辣椒、中药材进口为辅的综合发展型口岸。目前,3家以开展坚果、木薯片等品类加工生产企业落户天保,实现“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企业零的突破。
都龙口岸总体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累计投入资金约2.7亿元,相继完成了口岸联检楼、查验货场、海关边检永久性业务生活用房、对外开放服务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旅检、货检等核心查验设施设备。重点布局以进口农产品,出口日用百货、化肥、农药、机电产品、家电产品、建材等为重点的口岸经济,努力将都龙口岸发展成为商贸主导型口岸。
田蓬口岸位于富宁县田蓬镇,地处两国三省四县结合部,是云南省的“东大门”,也是2018年关检融合和边检机构改革后,云南省第一个按《国家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建设的沿边公路口岸,累计投入资金约3.7亿元,完成前置拦截作业区、出入境通道、联检大楼、查验货场、信息化设施设备、海关边检生活区和综合楼修缮等六个项目。重点布局以跨境电商和跨境旅游为主要功能,以矿石、木材、建筑材料及海鲜产品为主要双边贸易产品的口岸经济,全力打造以云南铝土矿进口为主业的特色口岸。
新作为:全力开启“拼外贸”模式
天保口岸国际货场建设工地上,挖掘机、装载机、重型货车来回穿梭,百余名工人正在加紧施工,项目建设井然有序。
“我们成立了项目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做到‘每日一会商、问题不过夜’。目前已完成项目大部分主体建设工程。”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规划科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规划用地473.75亩,总投资7.82亿元,建成后将为货物通关提供“一站式”服务,日均最大可满足1500辆载货车辆进出口。
今年以来,文山州把拼经济、抓发展作为主旋律,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突出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和园区经济,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制定招商引资年度考评实施方案,明确考核对象及成果应用,以最优越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以天保口岸为切入口,持续抓好口岸经济,建立健全口岸运行机制体制,为口岸经济注入活力和动力。着力“优服务、畅通道、搭平台、促经贸”,持续推广运用两步申报、提前申报、单一窗口申报等改革措施,开展预约报关、先放后检、先放行后缴税等便利化服务,开设进出境货物运输绿色通道、直通式通关,不断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优化口岸经贸环境,开展政策宣传、跟踪帮扶、政策兑现等,做好市场主体监管联系和服务,积极推动州内有实力、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抢抓“RCEP”机遇,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推动口岸经济快速发展。今年1至2月,文山州外贸进出口总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53.6%,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同期增长193%,与东盟贸易额同期增长106.6%。
麻栗镇石笋村小组毗邻中越边境,是全省第一批边贸助推型边境小康示范村。村里的边境集市覆盖县内外多个乡镇,商贩200余家。集贸市场场地硬化、摊位、边贸商铺已经建成。边民互市贸易恢复以来,石笋村渐渐热闹了起来,村民黄成亮的小吃店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他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的家园变美了、日子舒坦了。我将带领乡亲们一如既往守好国门,守边护边,固边强边,兴边富边,努力发展生产,建设好美丽家乡。”
去年以来,文山州以“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为突破,鼓励基层大胆探索边贸发展的创新举措,大力推进口岸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边活边相统一。引导边民积极参与边民互市贸易,推行“边民+合作社+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加快发展边民互市进口商品加工业。在天保、都龙、田蓬口岸成立了11个边民合作社,注册边民个体工商户9700余户。
从末梢走向前沿,转身奔向大海。华丽转身的文山,正释放出繁荣发展的无限活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共享沿边开放政策红利的文山人民,正以拼的劲头抢的状态敢的氛围,奋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高效落实,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山实践。
(记者:喻传宏 陈明凯)
(编辑:郭韦 排版:尹颖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