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村隶属于东升村委会,共有68户312人。2019年,江龙村党支部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支部党员刘超仁同志退休后用“西畴精神”诠释初心使命,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曾经的江龙村,是远近闻名的“口袋村”,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经到了“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的地步,群众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为改变贫困状况,江龙村自力更生、撸起袖子加油干,由远近闻名“山秃、水枯、地瘦、村脏、人穷”的“救济村”变成令人羡慕的“山青、水秀、地肥、村美、人富”的“小康村”,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州级生态村荣誉称号。
几十年前的江龙村,缺水少土,满地石头,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为改变恶劣的自然生态,江龙村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山、水、林、田、路、村”进行综合治理,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1000余亩,探索形成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江龙村的森林覆盖率从不到30%提高到80%以上,村里的山泉水常年流淌,江龙村从石漠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
从2004年开始,江龙村就开始进行村容村貌整治,筹措资金40余万元改造进村入户路3.2公里,实施庭院改造57户。2020年以来,江龙村在全域推动乡村振兴中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投入300余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套、旅游公厕1座,村内“两污”实现全覆盖处理;修缮村小组活动室,修复村内道路1.4公里;依托村内优美的生态环境,建设了江龙生态博物馆,建成休闲健康步道近2公里。动员群众建设美丽庭院,群众自主拆围墙、破旧耳房、破旧围挡,对庭院进行改造提升,在院落内栽花、种草、种菜,还栽种了柑橘、柚子等水果,家家都有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村子由过去的“脏乱差”到现在的“洁净美”,实现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的美丽新村愿景。
江龙村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绿色转化路径,把石漠化综合治理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建立“猪—沼—果”“协会+合作社+农户”发展机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生态林果等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新路子。目前,江龙村种植柑橘3000余亩,实现产值200余万元,带动周边群众种植2000余亩,人均增收2.3万元以上、户均增收6万元以上,种植柑橘的农户最高年收入达36万元;依托柑橘产业建成冷藏库1间,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造收益2万元;引导64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180余万元。
(来源:中共西畴县委办公室、西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冯欢彦 排版:陆军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