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家园
  • 太阳故乡
  • 木兰天堂
  • 精神高地
  •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传承千年的西畴女子太阳山祭祀

    发布时间:2025-03-12 11:01:45  

    是盘古开天地?

    是朗星射日?

    是乜星母女寻太阳?

    史记中临河而立的汤谷村

    女子太阳山祭祀

    辉煌了2000多年

    流传至今

    我们无法确定女子请太阳的故事

    是否真的与射日有何关联

    直到二月初一这天

    看见壮族姑娘身着盛装“鸟衣”

    到河边净身迎请太阳神

    古榕树下唱诵《祭太阳古歌》

    沐浴成年礼到十二道湾

    请太阳上山

    关于这些

    已经足以让好奇心沦陷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汤谷是一个神秘的村寨,是临河而居的壮族村落。这里世代生活的壮族同胞,已经和太阳山融为一体。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她们要沐浴净身到请太阳上山,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这样的祭祀方式。

    图片

    来到这里,你定会喜欢。那是一个森林边上的壮族寨子,寨子前面是一畦畦田地,夏天,青稻潺潺,风起如瀑越过,蛙声四起。秋天,稻花飘香,金黄色渲染着每一寸土地,而这样的风调雨顺缘起千年前的祭祀。

    图片

    或许你一开始并不相信,但只要农历二月初一,你踏进神秘的汤谷村,你会迟疑?先秦《山海经》的日出汤谷是否找到了佐证。清晨,年满16周岁的壮族姑娘净身沐浴,村子里一片清冷,天空中的云雾笼罩,但当祭祀完成,太阳总会悬挂上空,或许你不相信世间真的有玄学存在,毕竟需要你的眼见为实。

    村里住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仕美,如今已有80多岁,她对祭祀的全过程非常熟悉,早在50多岁时,她就接过了婆母的太阳山祭祀的传承令。

    图片

    刘仕美说,关于那个“找太阳”的传说,一代接着一代传。据说,远古有12个太阳轮流挂在天上,大地被烤得焦黄。人们射落11个太阳后,最后一个躲了起来,天地进入永夜。身怀六甲的乜星主动承担起找太阳的任务,寻日途中生下一个女孩,母女俩找了12年,终于追上了那个太阳。为了纪念太阳上天的日子(农历二月初一),妇女们一代代地举行祭祀太阳和祭祀乜星母女的仪式。这一天也慢慢变成当地的“女人节”。

    由此,女性成丁的祭祀遗风形成。

    祭太阳有固定的程序,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上午,蒸制金黄色的糯米饭作供品。

    中午,16周岁以上的女性必须到村前的小河里沐浴净身后,穿上传统民族盛装。

    下午,女人们爬过十二道弯(展现当年乜星母女找太阳的过程)爬到太阳山顶,清理祭祀场地、摆设供品。太阳当顶,女人们唱诵《祭祀太阳古歌》。

    图片

    太阳偏西,参加活动的女人分享供品,吃黄色糯米饭。凡吃过黄色糯米饭供品的女人,可以履行女人的天职——祭日。

    村里的男人们专为女人服务,在早期太阳女神沐浴的河滩上,制作传统美食等待女人们归来。

    傍晚,女人们在河滩上陪太阳女神共进晚餐。晚餐后开展传统歌舞活动。农历二月初二至初五日,汤谷村的未婚姑娘们相互邀约去赶“圩丹滇”(汉语称“风流街”),以歌择偶。

    图片

    女子太阳山祭祀活动的传承方式是群体世代相传,母女相传,祭祀的目的是祈求人神共娱、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祭太阳活动是远古社会的遗风,已成为壮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从中可透视人类早期的民风民俗,为研究壮族历史、文化、艺术提供鲜活的史料,同时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留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畴融媒记者:杨忠磊 韦福林 雷红梅)

    (编辑:李娟 美编:冯鹤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