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12月8日至9日,由云南省壮学会、文山州壮学会主办,西畴县壮学会承办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开启了一场弥足珍贵的“壮族文化大餐”。全州八县(市)壮学会成员、民间艺人等180余人参加展演,他们精心创编了歌、舞、乐、服饰4个类别共36个文艺作品,撰写了23篇学术论文参与活动。
9日晚,颁奖晚会在西畴会堂举行。晚会揭晓了学术论文奖23个、歌舞乐服饰展演奖8个。
当晚,文山州壮学会分别向八县市壮学会各捐赠铜鼓一面。壮族使用铜鼓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壮族人将铜鼓看作是传家宝,非常珍惜,并千方百计保存下来,世代相传。文山州的壮族、彝族铜鼓已经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84年文山州选送的壮族铜鼓舞获得了国家级金奖。
晚会上,歌舞表演穿插进行,舞蹈《连心歌》、丝竹演奏《祝福》、童谣《蚂螂歌》、器乐合奏《一条龙》等一个又一个壮族节目轮番上阵,精彩不断。
丘北县壮学会副会长张兴说:“我们丘北壮学会的一篇论文获得了一等奖,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这篇论文写的是壮族过礼等民俗活动,都是大家共同合作完成的。”
文山州壮学会副会长沈章华介绍,此次壮学学术研讨交流旨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云南特点、文山特征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希望通过学术交流研讨,进一步总结文山民族团结经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边疆治理提供文山样本。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杨忠磊)
(编辑:董飞 排版:向传帅 责编:郭韦 终审:侯佑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