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家园
  • 太阳故乡
  • 木兰天堂
  • 精神高地
  •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文化中国行 | 西畴邂逅“曼行国道·219”,蒙曼点赞的绿水青山是这样来的……

    发布时间:2024-05-21 15:03:35  

    编者语

    219国道,这条被誉为世界级景观大道的壮丽长廊,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的喀纳斯景区起始,一路向南延伸,直至广西东兴市竹山村,全长约10065公里,是我国目前总里程最长的国道。它犹如一条璀璨的项链,串联起无数自然与人文的瑰宝,被自驾游爱好者赞誉为“最迷人的观景大道”。这条神奇的道路沿途风光旖旎,雪域冰川与高山峡谷交相辉映,江河湖泊与草原森林相映成趣,最终汇入浩渺的大海,构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卷。在云南境内,它更是穿越了众多风景名胜,包括文山州的富宁、西畴、麻栗坡、马关四座独具特色的县城。这四座县城,各具特色,宛如一颗颗温润的明珠镶嵌在219国道的沿线。

    “我们今天要沿着这条路(219国道)到西畴去,我们是想去参观‘西畴精神’,就是人定胜天的精神,亲身感受西畴人民在大山里怎么样去改造自然……”这是“曼行国道·219”团队走进西畴前,出现在曼行早会中的记录。

    近期,由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带队的“道中华”边疆行“曼行国道·219”团队,来到西畴东升、西畴国家石漠公园探访采访、考察交流,引起了西畴人民的热切关注,其实,在蒙曼老师的曼行早会中,就已经关注西畴了!她点赞西畴人民用“西畴精神”将石漠荒山变绿水青山。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全州各级党委、政府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气神,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与被学术界称为“生态癌症”的石漠化搏斗,用智慧和汗水在这片被判定为“基本丧失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创造出了无数的绿色生态奇迹,谱写了一曲曲战天斗地的壮丽诗篇。

    苦干实干 石漠荒山变绿水青山

    地处滇东南的西畴县,曾是全省乃至全国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县1506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山区面积达99.9%,岩溶面积达75.4%,人均耕地不足0.8亩,曾被外国专家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面对恶劣生存环境的考验,西畴人民孕育创造了“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用比岩石还坚硬的意志和力量,向石漠化抗争、向贫困宣战,劈山修路,炸石造地,封山造林……把生存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从上世纪80年代起,西畴县就提出30年绿化西畴大地的目标,系统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探索出“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30多年来,全县治理石漠化面积252.07平方公里,改造田地24.4万亩,人均耕地由0.78亩增加到1.6亩;植树造林64万亩、封山育林8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90年代的25%提高到54.83%,实现了从嶙峋石漠到喀斯特绿洲的美丽蝶变。

    加油干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生态强,产业兴。西畴县聚焦石漠化治理的可持续问题,聚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产业58.38万亩,实现林草总产值8.7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08亿元。推行“林+禽”“林+药”“林+果”等模式,发展以乌骨鸡为重点的生态畜禽养殖,生态乌骨鸡产值达5.83亿元;以石山区为核心,发展以重楼、苦参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11.62亿元;依托退耕还林等政策,打造以猕猴桃、柑橘、杨梅、火龙果等为重点的特色水果产业基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7个。此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动“体旅”融合,2022年实现旅游收入16.7亿元。

    在发展绿色工业上,以抽水蓄能发电、集中式(分散式)光伏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绿色工业体系为重点,布局发展蔬菜、水果、肉牛、生猪、茶叶等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农特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园区,打造绿色食品基地。以兴街工业园区为依托,优先重点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共有11户半导体、新能源材料企业落户园区,打造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全县生态产品总值屡创新高,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华丽转变。

    创新干 金山银山变锦绣河山

    留住青山,赢得未来。西畴县勇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信仰者、践行者和奋斗者,坚持“绿就是美、美就是富”的理念,扎实推进绿美建设,围绕“村村优美、家家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目标,推动乡村“美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让“绿水青山”催生“金山银山”,“金山银山”扮靓“锦绣河山”。

    建设美丽乡村“花园”,将“百村五带一区”作为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的重要载体,创建示“百村示范”136个,西洒镇瓦厂村入选全国“2022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建设宜居宜游“公园”,以“回归家园、太阳故乡、木兰天堂、精神高地”四张名片为引领,获评“云南省美丽县城”。建设和谐共生“家园”,发展庭院经济7.5万平方米,打造3个共同富裕示范试点乡镇、30个试点村、N个产业示范样板,推动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美如画,金山银山富万家。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西畴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良好的生态正日益成为西畴人民的幸福密码,展望未来,西畴县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绿,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把锦绣河山绘得更美。

    (来源:西畴县委宣传部)

    (编辑:唐雪娇 排版:陆军 责编:谢思思 终审: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