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的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以基本体操、健身操、舞蹈、民俗体育运动和体育游戏为主要内容,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连日来,西畴县柏林乡吴咪山民族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可谓是精彩纷呈,吹笛箫、芦笙舞、竹竿舞、刺绣、苗族舞蹈一应俱全。
据了解,柏林乡吴咪山民族小学有学生79名,其中63个是苗族,苗族学生占到总学生比例的80%,学校校长介绍说,他刚调到这个民族小学的时候用普通话讲课学生听不懂,而且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想到了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把苗族的民间文化引进校园的点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民族文化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记者来到吴咪山民族小学的时候,学校的学生们正在开展当天的大课间活动,每天练习苗家的迎宾歌是她们的必修课,苗家小咪哆咪彩们唱完迎宾歌以后,分成七八个小组开展每天的大课间活动。熊朝春同学今年上六年级,针对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内容,作为一个苗家小咪彩,她最喜欢的就是竹竿舞,从学校引进这些民间文化类的活动后,她就报名学习了竹竿舞,面对记者的镜头,她很熟练的跳起来。
“我是六年级的学生,竹竿舞我已经跳得很熟练了。每到课间活动的时候,我都会去跳竹竿舞,因为六年级的学习压力很大,竹竿舞可以让我减轻压力,放松心情,可以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竹竿舞带给我很多快乐!”熊朝春开心的说。
江尚航小朋友今年上五年级,他是在四年级时候从外校转入吴咪山民族小学的,他告诉我们,去年的吴咪山小学大课间活动没有那么精彩,就是常规的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跳绳,从这学期开始引入民族文化进校园之后,大课间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他自己也报名参加了吹笛箫、踩高跷滚铁环。
据了解,吴咪山民族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共分为体育类、音乐类、绘画类三个类别,三个类别中分为十五个兴趣小组,分别为芦笙舞、笛箫、响蔑、滚铁环、踩高跷、苗族舞、打陀螺、板羽球、苗族歌曲、编织、刺绣、绘画、书法、学苗文。学校在开设了大课间活动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校方告诉我们,会一直把这个活动开展下去。
(赵娅 胡昌佳 候应仙 王世林)
(编辑 刘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