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西畴县法斗乡立足资源禀赋,以肉牛养殖产业作为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老旧棚圈改造提升,加快群众增收致富步伐。
在法斗乡脱皮树村大坝村小组养殖户张玉勇家中,一座规范、现代化标准的养殖棚正在加紧建设,工人们忙着地基修建、墙体砌筑、封顶焊接等作业。一旁的牛圈中,五十余头体形健硕、毛色黄白相间的西门塔尔牛正在牛棚里悠闲地吃着草料。看着正在建设中的新牛圈与一头头欢快吃草的牛,张玉勇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2024年,大坝村引进云南牧能集团农业有限公司、文山星照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初步形成肉牛养殖示范效应。但由于畜牧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圈舍承载能力弱,粪便易污染环境,亟须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养殖效益与环境可持续性。
今年,法斗乡政府与县农科局为更好促进当地肉牛养殖业发展,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大坝村,围绕选址、方位、结构等方面精心设计,为当地8户肉牛养殖示范户牛舍进行规划建设。
养殖户张德波说:“圈舍改造就是把喂食槽标准化,扩大圈舍规模,再新修建一个化粪池,这样能让圈舍卫生一些,牛长得也快一点,能更好地长肉。”
通过修建标准化养殖场,能够改善牛群生活环境,有效预防疫病发生,提升肉牛品质。同时现代化养殖建设管理能减少农户在养殖中的人工投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了群众收入。此次大坝村牛舍改造项目总投资46.7万元,其中中央畜牧业专项资金补贴20万元,群众自筹26.7万元,预计8月上旬完成改造。
法斗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畜牧办公室负责人谢嗣青介绍:“大坝村小组是我们全乡肉牛养殖示范村,通过中央畜牧业专项资金对农户圈舍进行规范化改造,打造成全乡肉牛养殖示范点,以此带动全乡肉牛养殖规范化,提升肉牛品质,为今后肉牛养殖品牌化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法斗乡肉牛存栏量4800余头,总产值达5000万元。下一步,法斗乡将持续开展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场提升改造相关项目、发展青贮饲料加工、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多举措提高广大农户养殖效益,推动绿色养殖、健康养殖的进程,努力培育一批养殖效益明显、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标准化养殖场,确保群众稳定增收,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来源:西畴融媒)
(编辑:刘红丹 美编:冯鹤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