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家园
  • 太阳故乡
  • 木兰天堂
  • 精神高地
  •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五旁经济”让西畴实现促农稳增收

    发布时间:2023-04-14 10:45:32  

    文网讯  近年来,西畴县克服石漠化地区产业发展自然条件的限制,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旁、村旁、屋旁、河旁、树旁“五旁”经济,带动群众增收。

    “路旁经济”让绿化树变“摇钱树”

    西畴县采取“公司+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结合县乡主干道、进村道路两旁的绿化美化建设,把传统的绿化树变成有经济价值的泡桐、澳洲坚果等树种,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有风景”的道路变成“有钱图”的道路,实现绿化美化、群众增收双提升。建立泡桐种植示范基地1500亩,澳洲坚果种植示范基地2500亩,预计可产生经济效益3000万元。

    “村旁经济”让闲置地变“金土地”

    坚持产业发展与绿美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产业中美化村庄,在美化村庄中助推产业发展,组织群众利用闲置土地规模化种植经济林果,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村美”“业美”幸福家园。在村旁发展柑橘种植6000余亩、油茶种植5000余亩,预计今年可产生经济效益2000万元。

    “屋旁经济”让小花园变“致富园”

    探索“党建+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利用庭院空间种植金线莲、花卉等,利用屋顶实施光伏发电项目,真正让农户房前屋后的“寸土寸金”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园”,39户农户利用庭院种植金线莲和花卉实现户均增收4000元。

    “河旁经济”让低产田变“示范地”

    坚持融合推进“美丽河湖”建设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蔬菜+水稻”复种模式,在畴阳河、鸡街河、盘龙河等流域及“一河一带”发展冬早蔬菜种植,实现沿河一带土地常绿、群众增收。目前,已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农户土地种植冬早蔬菜1.5万亩,实现群众增收2400万元。

    “树旁经济”让荒草林变“经济林”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提升草果、八角、砂仁产品品质,补齐加工短板,增加经济效益,促进持续增收。种植草果6800余亩,每年可助农增收1300万余元;种植八角6.3万亩,预计产值1500万余元。

    (来源:西畴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梅 排版:李法楠 二审:徐仕桓 终审: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