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家园
  • 太阳故乡
  • 木兰天堂
  • 精神高地
  •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西畴:科技“智”造烤烟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16 09:38:39  

    初秋时节,西畴县广袤的烟田绿浪翻涌,烟香四溢。与以往采收季不同,今年田间少了人背马驮的景象,多了无人机低空飞行的嗡鸣,这些“空中帮手”正为传统烤烟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绘就一幅现代农业新图景。

    无人机“上岗”,革新采收模式

    晨曦微露,西畴县蚌谷乡种植大户田茂跃的烟田便热闹起来。齐人高的烟株间,烟农们熟练采摘成熟烟叶,成捆堆放。随着无人机旋翼嗡鸣,一捆捆鲜嫩的烟叶被轻松吊运走。田茂跃边在运输车上码放烟叶边算账:“以前采收高峰期,至少雇4个工人搬运,现在1架无人机全搞定,更解决了山区运输难题,让新鲜烟叶能快速进入烘烤环节。”

    飞手李荣彬是当地技术能手,他见证了科技带来的巨变:“七八个工人都忙不过我的一台无人机。”在西畴县,像李荣彬这样的专业飞手已有20多人。2025年,云南省烟草公司文山州公司西畴县分公司对飞防服务给予专项补贴,让更多烟农享受科技红利,革新传统烟叶生产模式。

    绿色烘烤,锁住醇厚烟香

    中午,种植大户黄传詠满载烟叶的运输车驶入兴街镇江鳅洞烤房群。工人们迅速筛选、分类、编扎烟叶。“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烤出的烟叶特别清香。”黄传詠指着移动烤房介绍。这些烤房运用生物质颗粒燃烧烘烤技术,通过温湿度控制器按预设“专家曲线”自动精准控温,升温准、控温稳,大幅提升了烟叶烘烤质量。

    另一边,蚌谷乡大路边的电烤房群24小时运转。烤房群业主王忠甫忙着引导烟农入场,安排专人值守监测。以往忙碌于加煤的烟农,如今能省下时间专注于田间管理。正在编烟的罗友琴说:“在这里务工离家近,每天有百来元收入,还能照顾家。”像她这样在烘烤季就近务工的村民,全县超300人,烤房群既烤出优质烟叶,也“烤”热乡村就业市场。

    科技赋能,提升产业效益

    在兴街镇江鳅洞烤房,西畴县分公司烟叶生产股股长徐帮雄介绍今年的技术创新:北斗导航理墒打塘达毫米级精度;机械覆膜效率相当于20个劳动力;水肥一体化滴灌让烟田“喝精准水”;移栽机实现“一人一机”高效种植。“从凭经验到靠数据,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我们补齐烟叶绿色低碳烘烤短板,打造粮烟协同发展新模式。”徐帮雄表示,技术创新为烤烟产业注入新质生产力。

    今年,西畴烤烟计划种植1.7万亩,收购4.34万担,7月上旬启动采烤,9月15日前最晚入炉,9月底完成收购,预计助农增收7378万元。

    多元模式,拓宽增收渠道

    西畴县创新不止于生产技术。组织模式上,构建“政府+烟草+合作社+烟农”多元运营体系。合作社为烟农提供土地协调、技术培训、无人机植保等全链条服务。

    粮经协同发展是另一创举。采烤季结束,西畴县动员烟农采用“烟后豆”种植模式,实现一季多种、一地多收。专业分工也在深化,全县已培养20余名像王忠甫这样的专业烘烤师,解放普通烟农生产力,形成高效协作网络。

    从传统劳作到科技赋能,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发展,西畴县烤烟产业正实现华丽转身。科技成为“金扁担”,一头挑着现代化生产,一头挑着增收渠道,助力西畴烟农大步迈向乡村振兴。

    (黄鹏 勾永龙)

    (编辑:唐雪娇 美编:冯明兰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