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网讯 政府引导、村级牵头,能人引领、订单价收购,“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让西畴县蚌谷乡龙正村噜啦村小组村民们尝到了巴西菇产业带来的甜头。又是一年巴西菇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喜悦萦绕在种植基地里。

走进蚌谷乡噜啦村,一个个黑色大棚整齐排列,走进大棚,只见一朵朵巴西菇破土而出,错落地盛开在菌床上,白色的菌柄顶着黄棕色的菌盖,鲜嫩而肥厚,煞是喜人。前来务工的村民提着小桶穿梭其间,对成熟的巴西菇进行采收。村民施玉永已经在这里务工6年了,他说,从最开始的拌料到采收,除了忙自家的农活外,都在这里务工,既不影响自己种植的农作物,还能照顾老人,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特别满足。

据菇农戚大港介绍,如果自己建棚,每个棚的造价是4.8万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今年,他以每个棚3000元的价格从合作社租了15个棚,极大地减少了建棚的开支。如今,种植规模上来了,再加上合作社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也不用担心管理方面的问题。

巴西菇又名姬松茸,营养丰富,其栽培时间短,从栽培到上市只需60天左右,一次性栽培,可长年采摘。据龙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刘禹仲介绍,目前,合作社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社员提供建设资金支持、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等服务,实现了“统一提供菌种、统一提供培养料、统一提供技术、统一价格收购、统一销售产品”的全程管理经营模式。
据悉,今年蚌谷乡龙正行政村巴西菇基地共种植110个大棚,从6月开始采菇,一直可以采摘到11月,预计产菇700多吨,实现创收1300多万元,每年提供就业岗位600人次,在噜啦村给农户带来20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并带动周边群众种植巴西菇棚30个。下一步,龙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扩大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好 勾永龙)
(编辑:冯欢彦 排版:尹颖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