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网讯 近年来,西畴县依托县内独特的气候和地理资源优势,结合“两山”理念,围绕群众增收目标,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在创建绿水青山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增效,农民增收。 近日,西畴县林业部门积极推广实施八角提质增效,让低产低效八角焕发新绿。走进莲花塘乡香坪山景区,在国有香坪山林场林开武种植的百年八角林中,只见十几个工人正忙着给八角树清除杂草、锯掉枯枝叶或寄生枝等。“由于近几年八角市场低迷,管理跟不上,导致这些百年八角树衰弱,甚至枯死。”西畴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荣伙说,这都是为了拯救濒死的百年八角树。 为了让该八角林区重焕生机,县林草局认真调研,引进富宁县八角研究所的专家过来“把脉会诊”,并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为百年八角林开具“良方良药”,对其实施提质增效。“我们采取三个措施来进行八角的复壮,第一是进行松土、施肥;第二是对一些枯枝进行修整,对比较高的树进行矮化切干;第三是用药肥一体化的药包进行树体输液,通过这三个措施,第一解决八角树的养分供给,第二防治炭疽病。”沈荣伙介绍,该片百年八角林实施提质增效一到两年,以复壮八角古树,同时提高景区的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1年2月份以来,西畴县在莲花塘香坪山国有林场实施八角提质增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50亩,均为中龄林。通过砍草抚育、封尖及伐除病害严重植株并清理出林地、施肥、炭疽病药肥一体化吊袋防治等措施,达到林相整齐,抗逆性、生长势增强,病虫害危害明显减轻,挂果率明显提高,成效十分明显。 据了解,西畴县八角种植面积6.3万亩,其中已挂果面积5.2万多亩,年产鲜果量9000吨左右,年产值8500万元左右,八角成了该县8个乡(镇)部分村寨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对八角林的管理越来越粗放,导致八角树肥、水不足,树势减弱,产量下降,群众减收。为此,西畴县计划通过实施50亩八角提质增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完成全县6.3万亩八角提质增效,以提高八角产量,增加群众收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振兴步伐,促进八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侯应仙)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