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网讯 近年来,通过全社会团结一心,筑巢引凤,强化抚育,西畴县共培育并扶持微型企业205户,配套资金615万元,拉动投资15679.5万元,带动就业1214人。2016年促进全县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20484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30155万元,同比增长10.2%,占全县GDP比重38.6%,有效推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
配置“顾问”角色,做好企业投资。深入调查研究、精心组织编制,修编2017年度《西畴县投资指南》,完善投资政策,规范招商引资程序,简化投资方式,宣传大美西畴,为招商引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项目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源”,被广大投资者称为不开口的“顾问”。
配置“保姆”角色,服务好项目优生落地。对青年创业项目、重大工程项目以及政府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主动跟进、专项受理、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全程跟踪”, “保姆式”的服务促使项目“快生、优生”,快速落地。落实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机制,25户民营企业得到优质服务,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4户新型页岩砖厂技改升级通过“保姆”服务得到落实,2户企业得到省级专项补助,通过“保姆”服务分别获得蔗糖产业提质发展专项资金150万元,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35万元。
配置“月老”角色,银企联姻合作发展。为顺应企业融资需求,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以激活银企关系、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主动为企业和金融部门 “牵线搭桥”,为企业生产经营获得周转资金。2016年,通过开展“月老”热心服务,县农村信用社、县农业银行、县邮储银行认真贯彻贷免扶补、企业担保、小额担保、微型企业培育等贷款政策,支持中小微型企业177户,贷款总额达22120万元;2017年9月止已完成贷免扶补、小企业担保贷款总额达1590万元,企业贷款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配置“育儿”角色,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潮。通过工信商务部门牵头,财政、人社、市场监督、工商联、妇联、团委通力协作,从2017年起按照从直接扶持企业创办向间接助推企业成长转变,从增加企业数量向提高企业质量转变,从全面覆盖向突出重点转变的“三转变”,通过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军队复员人员等创办加工制造、电子商务、商贸流通、服务贸易、旅游文化、民族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微型企业给予无偿扶持3万元。对微型企业贷款实行在现有担保基金的基础上实行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和代偿损失统一担保兑付“四叠加”政策扶持微型企业,强化贷款支持,做好贷款贴息,催生市场内生动力,激发创业者活力和创造力,筑牢稳增长基础。
(王德权)
(编辑 李正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