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春茶飘香溢满园,茶农采摘正忙时。近日,走进西畴柏林乡三板桥村委会瓦厂村小组的茶山,一片片、一畦畦苍翠欲滴的“梯田式”茶园纵贯于群山环抱间,微风吹拂,天空放晴,湛蓝的天空下嫩绿的春芽正迎风俏立着,显得格外婀娜多姿。茶农们正忙得不亦乐乎,成群结队穿行于茶丛间,用敏捷的手法争分夺秒地将嫩芽采摘下来,放进背篓中。
近年来,西畴县紧紧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催生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村民彭玉琼一家已经是采茶的“老手户”了,今年她家一如既往地很早就来到茶园里,藏身春茶“海洋”中,迫不及待地采摘这一抹新绿。彭玉琼说:“我在这里采茶10多年,今年茶叶大丰收,一个人一天可以采30多斤茶叶,一天挣得七八十元工资,还能照顾到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了。”
山上采茶忙,山下制茶香。在抓紧采茶的同时,制茶厂房里的机器也在快马加鞭地运作着,选叶、摊青、凋萎、杀青、走水、揉捻、烘烤、包装……一袋袋新鲜可口的普洱绿茶便新鲜出炉了,淡淡的茶香味随之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茶厂负责人张榜红告诉记者,得益于瓦厂村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今年的春茶生长趋势良好,产出来的新茶叶味道醇香、口感极佳。一年分春、夏、秋三个季度采摘,每个季度可采摘3次,预计今年新鲜茶叶年产量可达10万多斤、干茶叶2万多斤,将销售到广东、广西、文山、麻栗坡等地,年创收可达30万至40万元。
据悉,张榜红一家两代人都致力于茶产业,至今已整整种植40年。张榜红外出福建务工后,看到福建的铁观音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于2017年回家传承、发展壮大父亲的茶产业,带领瓦厂村的茶农们一起把家乡的茶产业做大做强。
“最初,我在父亲的种植、加工技术上不断改良、创新,但资金不足、技术欠缺成了我创业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后来,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我获得两次20万元的创业贷款,也参加了两次县人社局组织的技术培训。现在茶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原来的10多亩扩大到50余亩,厂房的加工机器从2个扩充到6个。”看着茶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张榜红喜上眉梢。
现在的茶产业,不只是种植,还可以加工绿茶、红茶、白茶等多个品种。在管理种植自家茶园的同时,张榜红还以4元一市斤的价格收购、加工周边农户的鲜茶,直接带动了周边二三十户村民就业,实现多渠道、多方面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谈起新一年的打算,张榜红对未来茶叶的发展充满了希望:“现在政策好,县人社局给我们提供创业贷款,下一步,我要带动农户扩大我们茶厂的规模,打造产业链,把自己的品牌做出来,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柏林乡立足气候、土壤、海拔等适合茶树生长的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现茶叶种植总面积1200余亩,投产600余亩,生叶年产量120余吨,年产值90万~120万元,成品茶叶年产量30吨,年产值180万元,有效带动了村集体收入增加,让农户们鼓足“钱袋子”,脸上挂“面子”,生活有“滋味”,让乡村振兴之路飘满茶香。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廖文宇)
(编辑:侯佑琴 排版:李法楠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请输入验证码